作为食品生产企业,设备设施(例如:齿轮、轴承、液压装置、气压装置、压缩机、滑道、链条等)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润滑油以保证其有效正常的运转,食品受到润滑剂污染一直都是被关注的问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软管泄露、封口破损、飞溅、链条滴落、操作不当等,带来润滑剂对食品的污染。受润滑剂污染食品一旦流入市场,可能造成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将对食品级润滑剂的选择,储存,应用和废物处理提供最佳实践指导。
一、 定义
食品级润滑剂
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的制造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用于偶然、技术上不可能完全避免会与产品和/或包装发生接触的润滑点使用的润滑剂,即使偶然接触产品也不会对产品造成影响产品安全性的污染。
非产品接触性润滑剂
允许维修或维护时在生产区域内使用,不允许接触产品接触面、产品、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润滑材料。
上述术语定义源自: SN/T 3692-2013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润滑剂使用指南
二、不同标准或法规中的要求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条款号:8.3.4 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应当使用食用油脂或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
BRC(英国零售商协会标准)
三、食品级润滑剂的相关知识
3.1 食品级润滑剂是否可食用?
食品级润滑剂是用于食品加工领域的润滑剂,偶然或直接与食物接触。食品级润滑剂的功能与常规矿物油相似。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完全合成基础油(食品级白油)以改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如果食品级润滑剂少量或技术上不可避免引入,对产品的安全、味道和气味方面不存在危害。但是,应该指出的是食品级润滑剂不能直接食用或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
作为国际公认食品级润滑剂认证机构,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认为食品级润滑剂应该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满足机械使用要求和化学物品管理规定;(2)无毒、无色、无味,满足食品卫生要求;(3)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4)对原料有严格限制;(5)取得NSF认证,方可用于食品机械的润滑。
3.2食品级润滑剂的组成
食品级润滑剂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配而成。基础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制矿物油(白油),通常为C17~C35的支链烷烃,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不含芳香烃类,含硫量小于10 ppm;另一种基础油为人工合成,主要有聚α-烯烃(PAO)、硅油、全氟聚醚,最常见也是最早使用的为PAO,其特点是:操作温度范围宽、黏温性能好、黏度指数高、倾点低和蒸发损失小,使用寿命长,能很好地减少机械磨损率、防止金属表面锈蚀,而且组分纯净单一、无毒无害无色,对添加剂感受性好,与矿物油相比,有更好的疏水性能和耐温抗氧化性能。由于润滑剂常处于高速运转的传动系统、高温等环境中,这就要求润滑剂具有优良的氧化稳定性、负载能力、减磨性以及防腐性。因此,润滑剂另一个重要组成就是添加剂,如抗磨剂、抗氧化剂、抗乳化剂等。就两种基础油相比而言,矿物基础油性能较差,需要添加更多的添加剂以增强其性能,而FDA限制了食品级润滑剂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因矿物型食品级润滑剂性能较差,为达到工业上所要求的产品性能,出现了各种合成型食品级润滑剂。
3.3食品级润滑剂的分类
目前很少有公认的润滑剂独立评估方案。一种方法是确定润滑剂使用成分配方是否符合美国FDA 21CFR 178.3570 “偶然和食品接触的润滑剂”。本标准列出的成分被视为适用于制造食品级润滑剂,由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进行分级:
NSF H1级为用于存在偶尔与食品接触部位的润滑剂,无毒无害。
NSF HT1级为可与食品发生间接接触,主要作为导热油使用;
NSF 3H级为能与水相混或相溶的润滑剂,典型的乳化油(水溶性油)或食用油,常用于烤架,烤箱,面包盘等脱模剂,或清洁防止设备生锈。
注意:H2级则不能与食品发生接触,主要使用在不可能与食品发生接触的设备或部件上。
陕西咸阳工厂: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食品工业园区
江苏销售中心: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同曦大厦 1005室
环玉集团西安研发中心:西安市经开区草滩十路中电产业园B1楼
电话:029-38911266 13571853240
网站:www.huanyucl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