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定位:专注于食品加工领域清洁服务
企业愿景:食品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健康,更多欢笑

全国服务电话:
    走进环玉
食品工厂洗衣房解决方案-解读工作服洗涤程序
来源: | 作者:环玉 | 发布时间: 2022-06-21 | 9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冲洗与预洗


预洗是为主洗(去污阶段)做准备和提供有利条件的必要环节过程,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和污垢的去除规律,只用水并不能润湿大部分的污垢,可针对一些特别重垢的制服,在预洗过程中加入一些专用的渗透剂来加强对某些污垢的润湿,可为主洗阶段去污提供有利条件以改进去污效果。待洗织物在洗涤之前可在清水槽中浸泡几分钟,使其表面的灰尘、汗渍溶入水中,可节约洗涤时的洗涤剂用量;同时还能促使待洗织物被水充分浸透,其纤维间的污垢易溶于水,提高洗涤效果。制服如若带血迹或排泄物,应在洗涤前单独浸泡,以免相互染色。


主洗与漂白


由于污垢在制服上存在形式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要去除附着在制服上的污垢是极其复杂的,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污垢,主洗是洗涤过程的核心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水是介质,通过洗剂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水的温度和洗涤时间等要素的密切配合,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去污环境。主洗阶段一般选择高温(70—90℃)或中温(40-60℃)和低水位方式进行洗涤。


投洗与脱水


1、投洗


投洗是指在洗涤程序中主洗及漂白后需要对制服进行投水清洗。投洗的目的是通过机械作用力产生水的冲击力,使织物之间产生挤压及摩擦力,使水在其纤维间和纤维内的运动加快,有利于使织物内与污垢混合的洗涤剂排出,提高投水的效率。投洗一般采用高水位方式,投水的次数要根据制服织物的特性及使用洗涤剂的种类而定。纯棉织物吸水性能良好,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三遍以上的过水程序。在选择投洗温度时,应在低温下进行,一般最后一次投水的水温在30℃以下。


2、脱水


在主洗和漂洗后,一般设定一个中速脱水程序以减少制服织物中残留的洗涤剂。合理的选择中速脱水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主洗后,被洗织物因洗涤剂的作用,污垢脱落溶于水中随主洗排液,虽大部分已排出洗衣滚筒,但织物的含水量中仍有脱落污垢的存在,如这时进行中脱就会使污垢附着在织物表面或渗透到纤维内部;如果我们先进行投洗,会将残存污垢继续向水中扩散,这既是主洗的延续又可稀释洗涤污水的浓度,经过这次投洗后再进行中速脱水投洗,从而防止了污垢的再沉积,可避免织物发灰,同时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注意的问题


主洗程序中的投水、脱水是保证洗涤成果、保证质量高标准的关键环节过程。由于脱水是排出机内“液位水”的过程,而吸附在织物纤维内部的带有洗涤剂污垢分子的污染水是排不出去的,所以在“脱水”过程中应利用织物本身重量提升或下降的冲击力,尽可能将污水排出的彻底一点,而不能提前结束排水,以防污水残留过多,清洁水加入过少,而形成投水排出不净的后果。经过实践经验证明,洗衣机投水最高水位所需耗水量为500kg,织物吸附的水分为240kg(指100kg洗衣机装入80kg干衣计算)是排不出的,在投水时所加入的清洁水只有260kg,它与含在织物内的240kg水的比例大约为1:1,水质本身含碱量标准值为0.04mg/L+投水最低值0.035=0.075mg/L,可得出如下结论:


投水次数、使用的水质与织物洗涤质量的关系(碱残留下降幅度和投水耗水量)


过酸中和


在洗涤过程中尽管采用多次投水,但制服织物中仍会残留一些碱和氯(使用氯漂漂白后),残碱和残氯在织物上残留会影响制服的白度或颜色的鲜艳度,如在洗涤程序中加入过酸中和程序则会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要求是在投水最后一遍一定要加入中和酸。制服洗涤后最佳标准是呈弱酸性(pH值为5.8—6.5)。


About Us